原创 Nick Weiler 丘脑大叔

大家好,我是脑叔,一个爱聊脑的家伙。

为什么有些脑力任务比其他任务更让人感到吃力?

对于体力活动而言,我们很容易理解:举起10磅的杠铃显然比举起20磅更轻松。但为什么花一小时看一段物理视频,会比花一小时看《绝望主妇》感觉更难呢?

这个问题非常好,也是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在备考或准备会议后会感到脑力透支,而阅读小说或看电影却让人感觉放松?毕竟,所有这些活动都需要大脑的参与。又为什么,当我们长时间从事脑力劳动后,更难抗拒吃一块饼干的冲动呢?

脑力投入与执行控制

作为大脑的使用者,我们通常有一种直觉:脑中仿佛有某种“脑力资源”,这种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必须谨慎分配,因为有些脑力任务消耗得更多,而一旦资源耗尽,我们只能等它“回满”才能继续使用。

“斯特鲁普任务”是一个经典而简洁的脑力测试,您可以亲自体验一下。试着大声说出左边椭圆中显示颜色的名字。这对大多数人来说相对简单(除非你是色盲)。同样,右边椭圆中阅读颜色词也看似轻松。但如果试图说出这些词所显示的“字体颜色”而不是它们的含义,你就会发现这并不容易。为什么会这样?

图 1:Stroop task。说出颜色(左)或阅读颜色词(右)都比说出颜色词的“字体颜色”(右)容易得多。

原因在于:你的大脑有一部分会自动处理词义,而另一部分处理颜色信息,这就需要你做出选择:说出哪一个。

完成这项任务时,你需要调用大脑中负责“执行控制”的区域,尤其是前扣带皮层和背外侧前额叶皮层(见下图,Macdonald 等人,2000;Milham 等人,2003)。这些区域帮助你记住任务规则(“说出颜色而不是词义”),并处理因阅读习惯和颜色识别之间的冲突。当你看到单词时,本能反应是“阅读”,但规则要求你抑制这种冲动,改而关注颜色,因此你的执行控制系统必须格外努力。

图 2:执行控制区域的脑部图像。左图显示左半球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右图为MRI显示的前扣带皮层位置。

这揭示了心理努力的两个关键点:

心理任务越需要集中注意力和抑制干扰,就越依赖执行控制区域,也就感觉越“费劲”。

某些任务(如阅读单词)已经高度自动化,更容易完成,而不太容易抑制;而其他任务(如说出字体颜色)则需要主动控制,更费力。

这有助于解释你提出的例子:为什么学习物理比看肥皂剧更难。

首先,娱乐内容通常设计得极具吸引力,主动抓住我们的注意力;而普通物理讲解(若不是由萨根或费曼讲授)通常缺乏这种吸引力,这就需要你额外投入执行控制来保持注意力。

其次,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我们自小就被训练着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动态。像阅读母语一样,看剧情片已变得自动而自然。而理解宇宙的数学与物理,则是一种复杂且相对陌生的认知技能,因此更需要努力。

不过,说那些依赖执行控制的任务“困难”,而自动化的任务“轻松”,还只是表面现象——我们真正要问的是:为什么执行控制本身就那么难?为什么脑力劳动会让人感觉“耗尽”?

精神燃料 vs. 激励机制

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提出了两种主要理论来解释为什么我们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或保持自我控制:资源模型和过程模型。

资源模型认为,大脑就像肌肉一样,拥有有限的“认知资源”,这些资源会在持续的脑力劳动中被消耗。一旦资源耗尽,大脑就会被迫降低执行功能,直到恢复“燃料”。这个理论由 Roy Baumeister 在 1990 年代末提出,称之为“自我耗竭”(ego depletion),并通过许多实验得到了支持,比如血糖(大脑的主要能量来源)与自控力之间的关联(Gaillot 等人,2007, 2008)。

过程模型(又称动机模型)则认为,大脑更像一只狗,只有当它预期会有“奖励”时,才愿意继续努力。如果预期不到回报,它就会失去动力,并转而寻找更容易得到奖励的途径(Kurzban, 2010;Inzlicht & Schmeichel, 2012)。

科学家们尚未就哪种模型更准确达成一致,部分原因在于:大脑的主要燃料和最有效的奖励,都是同一种分子——葡萄糖。就像其他器官一样,大脑通过燃烧葡萄糖和氧气来获得能量。而葡萄糖不仅是能量来源,也是我们认知系统中的强效激励信号。

那么,我该怎么让大脑更“卖力”呢?

无论是哪种模型,执行控制都显然是有“代价”的。即使我们还不能完全确定这种代价是即时的(如能量消耗),还是延迟性的(如放弃其他奖励机会),可以肯定的是:脑力劳动是一种投资行为。

因此,最实用的做法是:

保持健康饮食:帮助大脑维持葡萄糖供应;

适当休息:让意志力的“水库”重新注满;

设置激励机制:在学习和工作中给予自己小奖励,让大脑有坚持的理由。

通过这些策略,我们可以更有效地管理认知资源,让大脑更愿意投入高强度的思考。

原标题:《神经科学家:为什么认真思考如此困难?》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