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说: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意思是自暴自弃者,不可以跟他谈言之有物的理想,不可以与他共事有价值有意义的抱负。

毕竟,对自己的人生都不抱任何希望的人,也没有什么可以激起他心中的涟漪,去让他思考更为深刻的话题,去从事更有深意的社会活动。

如果不是秦川的出现,或许魏八两会一直沉寂下去,一生都活在悔恨与内心煎熬之中,一直在赵诚的阴影之下,在空有心却无力抓狼子的愤怒中,颓废潦倒地郁郁而终。

秦川成了魏八两命里的贵人,也是他重生的燃点,更是他从八两回到魏疆,为他除去心魔,从地狱拉回人间的天使。

森林警察新人秦川,带着他的天职与使命,来到了冬山镇,延续着守护这片神圣清静的森林精灵们,还万物生灵们自由与太平的生存之境。

当秦川在森林里与五年前的那帮狼子们无畏博斗时,像极了五年前奋勇刚毅的赵诚。

魏八两独自骑上他多年未再骑过的“黑风”马来到冬山森林,再见“黑风”时已过五年,魏疆眼里含泪、有光。

与“黑风”是一对的还有赵诚的“白雪”,任何动物都是有灵性的,自从赵诚英勇牺牲后,“白雪”便多年不愿让任何人再碰它。

魏八两听到牧民们谈论新人小警察在森林里失联三天,找到有奖的消息,与其说对于穷困欠债的魏八两决定前去救秦川表面上是为了奖金,倒不如说是魏八两想要弥补五年前的遗憾,不愿再次让其成为同样的悲剧。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中行。

面对五年前杀死赵诚的同一帮狼子,他们的心狠手辣,魏八两不是没有心理准备,可是,孟子有言: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本性善良纯洁正义的人,一辈子都如此,不管时过境迁,还是沧海桑田,永不偏离。

魏八两在雨夜中,从狼子们手里救回了被吊在树上淋着雨的秦川。

两人本可以趁其不备一逃了之,但是,秦川却选择了留下来而非逃走,他对劝他离开的魏八两说:“不能走,我要抓狼子,他们这帮人抓了十几只血鸡,还要猎北山羊,我是警察,我不能走。”

这让魏八两看到了当年的赵诚,也看到了当年还是魏疆的自己。这一切都在新人小警察秦川的身上显得如此清晰,不怕死,只为正义与光明。

孟子说: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生命固然是我珍爱的,但若有比我生命还要重要的,我不会干苟且偷生没有尊严之事;死固然是我所厌恶的,但若有比死亡还要让我厌恶的事,哪怕要让我直面死亡,我也不会逃避。

秦川贪生,在狼子们绑在手里时也要大口吃饼,还要吃肉,因为他明白,死在狼子们手里是不值得的,只有保存最后一口气,才有力量有机会将他们全部抓获归案;

秦川又不怕死,即使手脚绑着,一言不合,也要踢上一脚,不输气节,还要硬气正义地说上一句:“你们偷猎就是犯罪”,一点也怯懦自己还落在狼子们的手里,随时有灭口的危险。

孟子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

一个人的心志可以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气节,而人的气节,是支撑一个人身体最关键的东西。

如果说秦川得到魏八两的解救是他的幸运,那么魏八两冥冥中遇到秦川,却又更像是上天安排在适当的时间出现的命之贵人,两人的相遇,便是两个灵魂互相的救赎。

魏八两救了秦川的命,秦川救了魏八两的心,同时,秦川的灵魂在魏八两这里得到了升华,那是他对自己职业与人生定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天职刻入他心里变得更为神圣庄严,与此生生命再不可分割。

在未遇到魏疆前,秦川本想从这个冬山小镇调去大城市任职,遇到魏疆,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感染,他决定继续留在小镇上做一名小小的森林警察,继续守护这片蓝天绿林,与有灵万物共存,做好它们的“保护神”。同时,还要引导靠捕猎为生的狼子们走出迷途,让他们重获光明,而不是一生都活在阴暗与邪恶之中。

秦川问魏疆,也是自问:“那些本性不坏,误入歧途的人,谁来引导他们?”

孟子有两句话可以很好地回答秦川这个问题: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人在不得人心且处处不顺时,应当反省自身,反观自己的德性与修养,先从内找自己的原因,只有自己做到正身,修德,才能以德服人,人心归一。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真正懂得有些事坚决不能做,才可以有大自由去有所作为,有舍才有得,有所不为才能有所大为。

可是,对这一群狼子野心们,他们既非君子,亦非小人。他们有胆识,也敢于冒险,既团结,又有心机,他们像一群迷途地带着原始野性的浪荡子,他们追求着一种最直接最野性的快乐——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正如秦川所说,该如何去拯救他们?

当他们最终认清事实,发现自己忠于的背叛了,成全地变心了,争夺的空洞了,追随的丢弃了,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所有的付出都没有价值时,他们才真正清醒了,知返了,才能彻底被拯救了。

狼子们如是,魏疆也如是。

在经历五年的低迷与逃避之后,面对赵诚“回魂”的秦川,用他的行动与真心将魏疆从心魔纠缠中救赎出来,他说:“当年是赵诚自己的选择,那是他的职责与荣耀,但赵诚若知道这些却成为了你心里的钉子,他会怎么想?”

秦川终是凭着他的“纯真”与“天职的荣耀”,帮魏疆拔掉了钉在他心上五年的那颗钉子,将他从消沉的五年中救出,重燃斗志,获得重生。

人生之路究竟应当如何选择?千年前的圣人孟子早已给出了我们答案: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