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国联三四名决赛中,德国队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尽管缺少了一些关键球员,但这并不足以成为他们糟糕表现的借口。由纳格尔斯曼执教的德国队,在技战术层面与法国这样的世界顶级强队相比,差距明显可见。

上半场德国队尚能保持一定的竞争力,但随着姆巴佩在第45分钟打破僵局,德国队的防线彻底崩溃。如果没有刚从伤病中恢复的门将特尔施特根多次上演精彩扑救,德国队恐怕早早就被法国队进一步扩大比分。

从比赛数据看,德国队与法国队在射正次数(6比8)、控球率(56%比44%)和角球数(9比6)上差距不大。然而,比赛中的实际情况却显示出明显的技术和战术差距,德国队无论是在个人技术还是团队战术执行上,都显得逊色,甚至比西班牙、阿根廷、葡萄牙等世界强队还要落后。

德国队的锋线三叉戟同样令人失望。阿德耶米虽然速度惊人,但他的停球技术显得相当粗糙。在第30分钟,他有一次面对法国门将迈尼昂的单刀机会,却未能把握,甚至因疑似假摔吃到黄牌。多特蒙德球迷对23岁的阿德耶米的技术问题并不陌生,这些问题至今未见改善。斯图加特的小将尼克·沃尔特梅德在禁区内处理球也非常笨拙,错失了单刀机会。与此同时,主力中锋菲尔克鲁格自转会西汉姆联后状态一直低迷,这股低迷也波及到了国家队。

展开全文

替补登场的翁达夫、格纳布里和萨内也未能改变局面。翁达夫的水平似乎只是德甲中游的水准,而格纳布里和萨内则早已不再是昔日的巅峰状态。

中场方面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由于贾马尔·穆西亚拉因伤缺席,维尔茨显得孤立无援,无论是突破还是传球都难以见效,完全无法证明勒沃库森标出的1.5亿美元身价。格雷茨卡和格罗斯也未能承担起组织和撕破防线的重任。唯一具备这种能力的安吉洛·施蒂勒因伤缺阵,尽管他健康时,水平与已退役的托尼·克罗斯依然有不小差距。年轻的帕夫洛维奇虽然曾在对葡萄牙的比赛中首发,但目前依旧缺乏稳定性,难以成为德国中场的核心。

防线的问题更是令纳格尔斯曼头痛。尽管德国队有吕迪格和施洛特贝克这两名出色的中卫,但他们都因伤缺阵。在替补阵容中,只有乔纳森·塔展现出一定的实力,然而罗宾·科赫再次犯下低级失误,直接导致法国队锁定胜局的第二个进球。

边后卫的位置也成为了德国队的另一大难题。自拉姆退役后,德国队一直未能培养出一名真正攻守兼备的边后卫。左路的米特尔施泰特和劳姆在进攻上有所贡献,但防守上却存在不足;右路更是没有合适人选,只能让队长基米希临时客串。迫不得已,纳格尔斯曼甚至重新征召了几乎被遗忘的凯勒。

通过这场欧国联比赛,暴露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经历多年低谷的德国足球,依然未能走出困境,缺乏一名真正的世界级球员。虽然纳格尔斯曼手中握有基米希、维尔茨和穆西亚拉等潜力股,但这些球员远不足以支撑德国队与西班牙、法国、阿根廷、葡萄牙等三条线深度俱佳的强队竞争。如果德国队在未来一年内没有显著的进步,那么他们的2026年世界杯夺冠梦想,恐怕将永远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很可能再次经历像过去两届世界杯那样的失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